認識歐洲──基礎入門
如本章前言所述,歐洲概論入門課程既是以「認識歐洲」為主要目的,初步規劃則在於引導學生了解何謂歐洲?歐洲在哪裡?以及歐洲的特色與文化等,再依序切入歐洲相關知識。以空間上的歐洲為橫軸、時間上的歐洲為縱軸來了解歐洲。空間上的歐洲主要以地圖來呈現,先讓學生了解歐洲在世界地圖的位置,這是一般基礎的概念。再來則是針對歐洲各區域的國家做區分;由北到南、由西到東,依序也分為北歐、西歐、中歐、南歐、中東歐、東歐、波羅的海地區、巴爾幹地區以及地中海國家等。有別於傳統的地圖劃分,多了「中東歐國家」、「地中海國家」、「波羅的海三小國」等,用以更明確地讓學生了解細分的歐洲區域。這些國家的區分也是長期在研究歐洲區域議題時所慣用的區域性稱呼,尤其地中海地區國家雖然面積不大,且都是島國,其都是歐盟的成員國,而地中海也是歐洲上古文明之重要發源地。因此地中海地區對於在歐洲區域的劃分上也相形重要。
空間下的歐洲,在疆界的認定其實尚有討論的空間,在外交部網站裡羅列的歐洲國家僅有43國,而白俄羅斯、俄羅斯與烏克蘭將其歸類為西亞地區。但若以歐洲聯盟的標準認定,俄羅斯、烏克蘭與白俄羅斯未來也將有可能成為歐盟入會談判的對象(詳見第四章:歐洲統合與歐洲聯盟)。因此,在此特將所謂「歐洲」的空間範圍稍微擴大,在黑海以西與北部地區都屬於「歐洲」的範圍。即俄羅斯西部有大片土地面積在歐洲是毋庸置疑的,而烏克蘭與白俄羅斯也算在「東歐國家」的範圍內。冷戰時期這些地區本身就是以東歐集團與西方民主世界對立,也是前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1874-1965)口中所謂的「鐵幕」(Iron Curtain)國家。這是以國家的疆界來界定歐洲地區。而海洋部分,在目前在地中海的三個島國分別為賽普勒斯共和國(南賽)以及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北賽)以及馬爾他。